首页 > 核地质与核技术应用

立足职能职责 坚持创新发展在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战线上主动担当作为

    核安全作为典型的非传统安全,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时代特性,以其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和极端的社会敏感性等特点而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湖南省核地质与核技术应用中心(以下简称核应用中心)作为核技术利用单位和湖南省核应急体系技术支撑实体,始终将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立足职能职责,坚持创新发展,在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战线上主动担当作为,为核与辐射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感受,谈一谈相关体会。
    一、自上而下倡导培育核安全文化
    安全无小事,核与辐射安全是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守护核安全,既要靠科学技术的刚性保障,也要依靠核安全文化的柔性支撑。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在核技术利用领域,可概括为企事业单位法人及管理人员的核安全意识与理念,核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辐射工作人员对核安全的认知所体现的具体行为。因此,倡导和培育核安全文化特别重要且十分必要。
    目前,核应用中心着力于发展辐射环境监测及相关评价治理、电离辐射计量、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等涉核产业,并拥有不同种类Ⅲ类放射源和Ⅴ类放射源若干枚、Ⅲ类射线装置2台、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1个以及湖南省地质院的放射源库。这些年,通过上级主管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指导,核应用中心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更新放射源及放射源库管理、辐射装置安全操作规程、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管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系列辐射安全相关制度,不断改进辐射工作场所监测监控设备设施,积极开展“核安全文化在班组”等活动,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激发每位工作人员的核安全责任感和主动性,营造了自上而下共建共享核安全文化的氛围,为单位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核安全文化保障。
    二、始终如一争当辐射环境安全卫士
    环境监测调查是环境保护的“耳目”,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核应用中心不忘组建初心,不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检测及相关污染调查与评价治理能力,先后承担了全国伴生放射性矿普查项目、中南地区铀矿勘探设施退役治理效果及评估方法研究、中南地区铀矿勘查设施退役治理验收项目、湖南省梅山龙宫溶洞景区氡浓度调查工作、江西抚州东乡区土壤污染调查项目、长沙地铁二号线的放射性调查及辐射防护对策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省、市项目。
    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国家及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放射性废渣被公众意外发现,很多生态环境及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公众的举报投诉。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株洲市石峰区政府、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单位都委托核应用中心提供过放射性废渣种类识别和活度检测处理及协助处置相关技术服务。我们湖南地质人全心全意服务于三湘四水,尽职尽责开展资料收集、地面监测、辐射热点查证、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对比等工作,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委托,为辐射环境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精益求精确保涉核产业质量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计量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关系国计民生,符合国家实施的一系列“质量强国”“军民融合”“产业计量”等重大战略。测温、加油、称重……计量无处不在,贯穿于我们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可喻为生产生活的“神经”。科技时代,仪器设备是开展各项工作最基础的物质资源,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是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为地质找矿、实验测试、环境监测等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核应用中心所属湖南省电离辐射计量站自2015年取得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计量授权以来,填补了省内电离辐射计量空白,开展了湖南及珠海海关行人行李的检定或校准,大亚湾、田湾、福清等核电厂相关核辐射探测设备检定或校准等大型项目,为全国的地质勘探、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辐射防护、海关检验检疫、核电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高效的辐射类仪器计量服务,在国家量值溯源传递体系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在我省核技术应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建设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也为保障我省涉核产业质量和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四、用心用情宣传核与辐射安全知识
    核应用中心作为全省目前唯一一家既可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又可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机构,每年培训辐射安全相关上岗人员2000多人,机考考点参考人员5000余人。
    作为首批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每年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核与辐射安全讲座、核与辐射科普视频传播、宣传图册发放等活动。同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与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长沙市环保局、相关涉核企业、街道社区、学会协会等单位或组织,联合开展核与辐射科普活动。通过培训考核和科普这两个平台,持续科普、宣传核与辐射科普知识和核安全理念,逐步丰富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核与辐射安全知识,有力增强了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对统筹推进区域科普宣传、公众参与等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五、全力以赴做好核与辐射应急技术支撑
    核与辐射应急事关重大、涉及全局,对于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公众“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强化,国家核与辐射应急体系已成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以来,核应用中心先后与国防科大联合开展了湖南省首次军地联合核反恐应急演练,为郴州和永州两地政府编制了辐射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导及参与了应急演练,多次受邀参加了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多次受邀观摩并参加了河南省核反恐联合演习或演练,支持协助开福区人武部完成了核辐射侦测救援民兵队伍编组任务,为省公安厅反恐怖总队编制湖南省反恐怖应急处置专家人才库、战略资源库、应急预案库提供了技术支持,编制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承办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平安湖南-2023”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方案并参与了演习,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获得了大量好评,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核与辐射事故,核应用中心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政治站位,做好了为放射性物品运输、医疗放射性药品撒漏、辐照装置卡源、放射源丢失、“脏弹”恐怖袭击等核与辐射事故提供技术支撑的充分准备。
    2024年是我国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40周年,我们必须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对核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认识,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牢记核与辐射安全是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使命担当,争做“核平卫士”。

立足职能职责 坚持创新发展在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战线上主动担当作为

33644953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茯苓路33号
联系电话:0731-86799918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 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6799918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