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为引领,以研究促发展——省矿调所课题研究成果,助推陆内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发展和深部探测技术突破
日期:2022-08-04 15:09
7月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钦杭成矿带湘南段铜锡多金属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组获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综合绩效评分91.57分。其中由矿调所一分部(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承担的课题5《深孔钻探验证与探测技术示范》的研究成果,成功验证了项目提出的钦杭成矿带湘南段与铜锡多金属矿有关的岩浆演化晶粥体模型和坪宝地区铜锡多金属复合成矿模式、“中心对称”成矿机制和控岩控矿构造体系等理论成果,丰富了陆内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内涵,助推了陆内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
自2018年“钦杭成矿带湘南段铜锡多金属矿产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成功立项,矿调所根据课题4优选的6个铜锡多金属深部找矿靶区开展了深钻孔位优选研究,结合本课题在总结区内近年老矿山深边部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质和物探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终选择在宝山北西部的165剖面线上开展3000米ZK16508钻孔验证,综合评价3000米深部铜锡多金属资源潜力,实现深部找矿突破。
在近3年半的艰难施工中,先后经过5次大的垮孔事故,进行了5次偏斜。期间,施工至1716.90m-2734.00m时恰好位于测水组地层由倒转背斜的倒转翼转为陡倾的向斜翼的褶皱转折端处,加上软弱岩层顺层劈理极其发育,岩石性脆且地应力大,提钻后孔周岩石极易破碎,碎块被挤进孔内,堵塞钻孔,其下部间夹的泥岩遇泥浆水浸泡又极易变软等不利因素影响,造成垮孔事故频发。矿调所迅速组织专家现场指导,施工人员、项目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改进施工工艺,采用石油钻管全面钻头钻进,高压水冲取岩粉,结合单管普通钻进间隔取岩心,顺利穿过近千米的软弱复杂岩层,最终钻进至3008.93m终孔,完成科学深钻的各项任务,创造了在南方深部连续软弱复杂岩层中完成超长钻进的先例。
评审专家表示,宝山3000米科学深钻是我省首次采用岩心地质精细编录、岩心地球化学精细编录、物探测井等手段对地层岩性、构造形式、矿化蚀变、岩心地球化学和各类物性参数进行垂向精细解剖,进而综合提取了深部成矿与找矿有效信息的科研深钻。根据钻探结果,可见到视厚度达101.40m的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化蚀变带,圈出了湘南地区最低标高的厚大铜矿体(真厚度17.73m,平均品位Cu0.51%、S23.49%、Ag4.76g/t),验证了施工前建立的综合找矿信息模型在深部基本有效,并进行了有益补充,完善了宝山深部地物化找矿方法,使湘南地区深部探测技术获得了实质性突破。(文/图 文一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