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11月10日,省地质院地质勘查室支部与矿调所地勘支部,到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七一一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开展“学回信、扬传统、强主业、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七一一矿是中国第一座大型铀矿,始建于1958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该矿因政策原因关闭。“当时坑道内涌入了大量的温泉水,坑壁内的温度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矿工们只能将衣服脱下,不断地在后面用冷水冲洗身子,才能继续干活……”沉浸式展厅里,支部党员跟着讲解员的脚步,聆听着七一一矿工们奋勇拼搏的故事。七一一矿的历史使命虽已完成,但“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历久弥新。同为地质工作者,省地质院和省矿调所的党员们对七一一的历史和精神最能产生共情。
参观完后,省地质院地质勘查室主任邓瑞林以“关于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为题上党课。他从一项行动是使命任务、两个统筹是原则要求、三项制度是政策支持、四类资金是经费保障、五个基地是集结战场、六项举措是主力彰显、七组数据是春天预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内涵丰富的宣讲。省矿调所所长杨长明对邓瑞林主任一行送课到基层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邓主任的讲课干货满满,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总结了省内地质勘查工作情况,对我们接下来的地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全所学习。
在充满历史温度的七一一矿会议室里,党员同志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纷纷表示要弘扬七一一矿“功勋铀矿”优良传统,增强地质勘查主责主业意识,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文图/曹能文 熊念旭 编辑/熊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