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矿调所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七次集体(扩大)学习暨“以学促干” “政绩观”专题学习研讨
日期:2023-07-26 09:58
7月20日,矿调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第七次集体(扩大)学习暨“以学促干”、“政绩观”专题学习研讨。
会议紧扣“以学促干”、“政绩观”主题,重点学习了《以学促干,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什么是“浦江经验”?》《沈晓明书记在省委省政府举办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等内容,3位中心组成员围绕“以学促干”、“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专题作研讨发言。
郑杰在研讨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围绕“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目前,地勘系统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社会发展、经济周期的作用又会让地勘行业复苏。我们要紧紧抓住机会,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进入到这一轮的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中来。争取为省矿调所迎来一个发展的小高潮。这要求全所干部职工,要紧密配合,上下联动,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讲条件,不讲得失,真刀真枪地干,找出好矿,出一批地质成果,为国家、社会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为省矿调所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提高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长明联系工作实际,在研讨发言中指出,政绩观就是“三观”的体现。他重点谈了四个方面的体会,一是要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地勘事业单位,立足主责主业,提供坚强的地质技术支撑,服务好社会,这是最大的政绩;二是作为公益二类单位,发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保障和提高职工的收入,让职工得到实惠;三是要有“功成不必是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把省矿调所打造成地质强军,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四是要打造和谐的单位文化,为地质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是我们久久为功的使命,也是最大的政绩。
董斌以“什么是政绩观”作了研讨。他指出,政绩观是主题教育研讨的一项重要内容,落脚点是干事创业。他分享了五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体现,正确的政绩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依靠什么实现政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单位的任何成绩的取得,不是靠哪一个人或者是靠哪一小部分人,靠的是全体的人民群众,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三是为谁建立政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为了全体人民,我们单位就是为了全体职工;四是怎样实现政绩。实现政绩观落脚点是要“干”,要努力拼搏才能实现,不是喊口号,写标语。五是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政绩要有实践的标准、群众的标准,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能追求一时的口碑,一时的考核结果,这些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要为单位的发展,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努力奋斗。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通过学习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以学促干是落实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努力在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既具有很深厚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紧迫性、针对性、实践性。广大党员干部如何以学促干,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实践要求、方式方法和精神状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能力本领、提升工作水平。要始终锚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任务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文/胡婧颖 图/李年香 编辑/熊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