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肖尧,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益阳人,1992年11月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探矿工程师,省水环所探矿工程中心项目经理。2023年7月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曾获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钻探)竞赛“地质勘查行业钻探优秀人才”、湖南省地质院地质钻探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湖南省地质院“劳动模范”、株洲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90后”“高高瘦瘦”“笑容腼腆”是他的形象标签,深山老林、钻机轰鸣、风餐露宿是他的工作常态,身为家中的独子,“一身水一身泥”的他在别人眼中就是“自找苦吃”。他就是省水环所探矿工程中心工程师肖尧。
穿好工装,戴上安全帽,肖尧望了一眼头顶上明晃晃的太阳,开启了钻探工作的一天。在同事的配合下,他利落地抬起岩芯、拉紧履带、发动“爬山虎”(履带式运输车)......才装完一车,橙色工装早已湿透,紧紧贴在他的身上。
2013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后,肖尧就深深扎根钻探一线,10年过去了,深山搬运钻机、通宵钻探作业、卡钻应急抢修......青葱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钻探行业的技术能手。
他是绿色勘查钻探工作的践行者
2019年-2020年,在湖南辰州矿业沃溪矿区金矿详查项目中,作为钻探作业施工方,肖尧创新开发出绿色施工方法。从研发“泥浆不落地系统”到优选防渗材料,他不断细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前期踏勘制定绿色勘查施工方案到后期验收建设评价体系,他实现全过程贯彻绿色施工理念;从细致全面的运筹谋划,到一点一滴的跟进落实,他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实施方案。
湖南辰州矿业沃溪矿区金矿详查项目成为湖南省首个绿色勘查钻探项目,达到了减少环境破坏和绿色环保的效果。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被自然资源部评定为第二批“全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近年来,肖尧参与了湖南省地方标准《绿色勘查地质钻探技术规范》的制订,该规范历经8稿修改、多次专家评审,于2022年7月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该规范为省内地质钻探绿色施工提供了指导方案,将有效促进钻探产业可持续发展。肖尧积极开展机台生产设备及工艺改进,并参与到和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绿色勘查泥浆不落地系统的研究》科研项目中。该项目通过验收,创新了现场泥浆处理方式,更好地助力绿色勘查落地实施。
他是高原钻探卡钻难题的攻克者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反正完成好为止”,目光坚定的肖尧用最平常的话语道出了地质人对工作的执着和坚守。⠂⠼/span>四川甘洛,3000米的海拔,800米的孔深,100多米厚的白云岩破碎层,易垮孔的地层条件让人望而生畏,成孔率不足70%,掉块卡钻问题频发,钻孔报废时有发生,成了其他同行啃不下的“硬骨头”。⠂事不避难,才能攻坚克难。2019年3月,“自找苦吃”的肖尧带领人员设备奔赴了1300公里,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面对矿区地层复杂、取芯难度大、掉块卡钻频发的难题,肖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带领同事一起研究以往勘查资料、分析地层岩性,判断全孔漏失、岩芯采取率低、钻具阻卡等问题的原因及特点,多次连续几十小时坚守井场,调整钻具组合、细化施工方案、指导施工操作,终于成功穿越一百多米厚的白云岩破碎层,解决掉块卡钻问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完成了累计1300多米的高原钻探任务。
在海南海口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一根长3.85米、直径108毫米的钻具与一根长4.7米、直径50毫米的钻杆,掉落到76多米深的钻孔内,钻杆端头斜靠在直径280毫米的裸眼钻孔内。由于是粉砂地层,孔内又有多处“大肚子”(部分孔段垮塌导致的钻孔实际内径明显大于钻孔口径的现象),要想捞取困难重重。在钻探处理事故中,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事故发生后,肖尧巧用机台现有材料,用螺纹钢设计了一个螺旋钩子扶正捞取,又分级给打捞母丝锥做了引导罩,成功触碰并捞取到事故头。一波三折,由于井壁泥皮过厚,粘附卡钻,钻机油缸加卷扬也无法提拉起钻具,肖尧迅速决断,装上吊锤,1毫米、1厘米地慢慢拔出钻具,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了事故,恢复正常生产。
他是钻探行业技能竞赛的领跑者
2019年9月,湖南省地质院举办钻探技能大赛湖南省选拔赛。“参天之木,必固其根,怀山之水,必浚其源。”肖尧白天认真训练钻机操作、钻具组装、泥浆调配三大实践科目,晚上挑灯夜战,重温钻探专业知识,备战理论测试。初试身手露锋芒,在22家单位、5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肖尧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省内决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肖尧与团队成员再接再厉,一起继续奋进、优化细节、勤加练习。11月,在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钻探)竞赛中取得团体三等奖,肖尧被授予“地质勘查行业钻探优秀人才”称号,为湖南地质赢得了殊荣。
他是新时代地质精神的传承者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正是肖尧的生动写照。2021年6月,四川米易铁矿勘探市场项目快施工到最后一个钻孔,钻孔间距远、搬迁任务重,每天都需要使用“爬山虎”进行物资搬运。连续数月的高强度作业,肖尧发现双手手指时有麻木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得知是长期过度劳累导致了手腕神经损伤,需尽量保持手部休息。
轻伤不下火线。“如果我不顶上,机台上的同志就得更加辛苦,最后关头坚决不能掉链子。”肖尧坚持与同事默契配合、合理调配、齐力共进、扎实苦干,采用新型便携式全液压钻探设备,多次突破单班进尺50米以上,刷新了矿区单班进尺记录,并创下了矿区同类型钻机半天完成设备搬迁、开孔验收的施工记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凭借精湛的钻探技术、标准化的机台建设、高效的施工能力,肖尧和同事们赢得了甲方及同行的高度评价,树立了优秀的施工形象。
“打钻可能比较容易,但要想打好钻,那就很有学问了。钻探虽然很苦,但这是我用一辈子求索的事业。”肖尧如是说道。少年何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相信这个“自找苦吃”的90后钻探儿郎,一定会在钻探行业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书写创新突破的匠心之美。(文/朱培培 编辑/朱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