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污染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湖南省水环所以地质尖兵之姿迅速响应,为这场污染溯源攻坚战注入硬核支撑。
污染事件发生后,省水环所立即组建由水文地质、测绘、环境等专业的精干团队赶赴慈利。面对岩溶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与隐蔽的污染路径,团队制定了包括地下暗河测绘、地面岩溶及污染源调查、污染来源及路径分析等三个阶段的调查工作方案。团队成员深入暗河内部,首次利用3D激光扫描仪精细刻画其空间结构,绘制暗河“三维立体图”,与传统人工测绘相结合,开展污染痕迹调查及采样测试,精准定位暗河内污染输入点及污染滞留区。目前,正利用地下暗河测绘结果,针对性开展地面调查,后续将开展水文实验、采样测试等工作,探查地下暗河的污染来源与路径。
此次行动不仅是对省水环所技术实力的实战检验,更展现了地质科技在生态治理领域的破局能力。从三维建模到智能探测,从数据解析到模型推演,省水环所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岩溶地区绘就污染防治的智慧蓝图。未来,这支“水脉卫士”将持续深耕地质环境治理领域,以更前沿的技术、更精准的服务,守护三湘大地碧水长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地质力量。
(文/罗兰 帅焕 图/帅焕 孔艺植 编辑/申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