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地质学会公布了“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评审结果,省水环所刘声凯、文亭两位同志喜获该荣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示范是最好的引领。现将两人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希望全体干部职工紧跟先进脚步,比学互促、见贤思齐,为水环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拼搏奋进力量。
刘声凯:中共党员,省水环所水环一院副院长。2004年6月毕业于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资源勘查专业,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已有近1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传承和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坚实的脚步踏遍大江南北。他顶骄阳战酷暑,冒风雪斗严寒,19年如一日,奋战在地质工作一线,将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山里,无怨无悔。
一、情系地质工作,踏遍三湘四水
工作至今,他长期坚守水文地质调查第一线,足迹踏遍三湘四水。先后主持完成“湖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湘西酉水、澧水流域)”“湖南1:5万铜官幅、下摄司幅等9幅环境地质调查”“拟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综合专题研究”“文明铺幅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长江流域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文地质技术资料支撑。
二、投身高铁勘测,展现青春活力
他投身于高铁勘测工作,为高铁建设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2008年至2012年期间,他主持及参与完成“贵广、长昆、浦建龙梅、黔张常”等高铁客运专线部分路段专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地质调查。累计完成1:1万水工环地质调查近1200k㎡,综合评价了沿线高风险隧道28个、中大及特大桥梁21座,按时向业主提交了高质量的勘查报告,为高铁线路布局、勘测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中铁第一、第三、第四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理论联系实际,找热成果显著
他将地质理论与地热地质条件相结合,主持及参与完成了嘉禾新麻地、宜章用口、桃源热市、郴州仙岭、韶山清溪等地下热水勘查项目。其中主持完成的“湖南省桃源县热市地下热水资源预可行性勘查”探取地热可采资源量1712.45m³/d,水温45.5℃,为当地温泉开发提供了翔实的水文地质依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心系百姓送温情,抗旱找水见真功
他积极投身于我省抗旱找水工作,截止2021年底,先后主持龙山洗洛、宁远太平、永顺泽家、攸县江桥、隆回周旺等地下水勘查项目,获取水量1.35万吨每天,解决了干旱缺水地区近8万人及永州等7个高速服务区的饮用水问题。
2022年,面对我省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打赢抗旱减灾硬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院及所党委的领导下主持完成了《湖南省农田灌溉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在株洲、岳阳、益阳、娄底、衡阳等地全力以赴配合地方政府实施找水工程,主持及指导抗旱找水项目20余个,探取地下水资源量近3万吨每天,有效解决了旱区4万多人的饮用水及2.8万亩农田灌溉问题,为旱区群众生活用水、粮食丰收,提供了水源保障。
五、不忘初心勤学习,潜心钻研创佳绩
工作之余,他注重对以往工作成果的研究总结,2016年至今,公开发表《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物探在赣南花岗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等8篇论文(北大核心3篇),参与《长株潭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研究》及《湖南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2本专著编写。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个,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厅局重大找矿一等奖1个、厅局级优秀科普视频奖1个。其中主持完成的《湖南1:5万铜官幅、长沙幅等9幅环境地质调查》于2019年2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刘声凯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奔赴在自己热爱的地质事业上,正如他的人生信条所言——行己所爱爱己所行。(文/王灿 编辑/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