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地质先贤 赓续地质精神——省物化所组织开展祭拜先贤活动
他
从英国到中国
从打破偏见到付诸实践
创办了中国首家地质研究所和地质调查所
他
以脚为尺、以眼为笔
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第一次科学的地质考察
从荒野石滩到湍流险峰
他勘踏地貌,考察矿藏,足迹遍布云贵川晋皖浙
他说
“登山必到峰顶,调查不要代步”
“地形地质都一丝不能苟且”
他还说
“出山要比在山清”
他,就是中国地学奠基人——丁文江
子规清啼,春雨如烟,正值人间四月天。4月3日上午,省物化所50余名党员干部冒雨前往中国地质学“开山大师”丁文江先生墓开展清明祭扫活动,聆听地质故事,缅怀地质先贤,赓续地质精神。
春风浩荡,松柏常青。在丁文江先生墓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庄严肃立,向地质先辈敬献花篮,鞠躬行礼。拜谒仪式上,党委书记雷建斌介绍了丁文江先生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现代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做出的杰出贡献,要求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出山要比在山清”的地质先辈清廉之风。
菊花朵朵,碑石磷磷。大家缓缓走过先生墓前,依次向丁文江先生敬献鲜花、鞠躬行礼,以表达对地质先辈的崇高敬意,寄托无限哀思。“我国的地质事业发展,从筚路蓝缕的草创阶段,到学科专业、学术成就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离不开几代地质先贤前辈们身体力行的钻研与探索。”“又是一年清明,感谢先辈们为地质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参加祭扫的干部职工纷纷感慨。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先辈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而我们活在先辈的梦想里,新时代的地质人不仅承载着自己的理想,更承载着先辈们的梦想。我们要牢记当初筚路蓝缕,振奋初心昂首阔步,继续传承和发扬地质人“三光荣”传统与“四特别”精神,大力弘扬地质人“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品格,将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担历史重任,争做时代先锋,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家所领导、在职党支部书记、机关部室负责人、长沙片区专业中心及经济实体负责人参加祭扫。(文/彭静怡、王丹田 图/周杏芷、王福秘 文字编辑/贺华霖)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中国近代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02年赴日留学,1904年赴英留学,先入剑桥大学,后转入格拉斯哥大学,1911年以地质学和动物学双科毕业。归国后历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享有“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声誉,蔡元培称其为“我国现代稀有人物”。
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是《独立评论》的创办人之一,有《第一次中国矿业纪要》等传世。丁文江与湖南渊源颇深,1911年他从云南启程,步行到湖南进行地质考察,为湖南采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15年,他领军并培养了以田奇等为代表的湘籍地质学家,开启了湖南地质勘查以中国人为主的近代地质调查初始时期;而在1935年12月,他亲赴湖南谭家山煤矿,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他亲自下矿测量煤层厚度。因出矿时受了风寒,在衡阳生炉火御寒时不幸煤气中毒,医治无效,于1936年1月5日逝世,时年49岁。湖南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湖南地质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宗贤,他逝世后,安葬在岳麓山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