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物化新谈——数字支撑(四)
2024年第22期
总第22期
学习路上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地质湘风
省地质院党委书记 谈文胜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促进地质事业转型发展和打造新质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插上数字的翅膀、装上赋智的慧眼、用上AI的大脑,对以往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研判,实现由传统地质向数字地质转型,助力地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4月9日,与湖南移动就数字地质建设工作对接交流的讲话。
物化新谈
发展规划法务室副主任、湖南省资源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昌禄:
地球化学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博士谭昭昭: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迫切需要对地球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数字“化学地球”正是基于这一需求应运而生。数字“化学地球”结合了地球化学与数字技术,通过对地球系统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全省首个地球化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地球化学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将积极开展数字地质建设,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积极参与数字“化学地球”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地球化学大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应用。二是开展化学元素分布与变化研究,为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开展土壤碳库调查与碳循环研究, 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是促进全省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帮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全省粮食安全。
大数据中心刘铁标:开展数字地质建设,整合多源地质数据,可为精准勘查、高效评估和科学决策提供关键依据。充分发挥数字支撑作用,要以数据整合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保障,以应用拓展为目标,推动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一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全面与可靠,建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二是持续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深度挖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等的价值,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加强数字人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掌握和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探索新的数据应用模式。四是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它山之石
矿山也有“智脑” 看华联锌铟的“数字化智慧矿山”实践
▲在露天矿山调度指挥中心,矿山的各项数据直观地汇聚在屏幕上,矿山采挖、运输任务的指派、日常生产的智能化调度指令均由这里发出
近年来,坐落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探索运用矿车无人驾驶、5G智能遥控、智慧采矿、智能巡检、AR远程运维等技术,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设备、能源、地质、采矿、生产调度等各生产管理模块,“数字化智慧矿山”建设呈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新华网)
湖北移动国内首单数字新基建数据交易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加数”
近日,“宜昌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服务”在湖北省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成功交易,这是省内首笔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场内数据交易,标志着湖北省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该首笔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场内数据交易产品为“宜昌市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服务”。本次场内交易(通过数据交易所或数据交易中心进行的数据交易)的数据产品完成了从“产权登记—数据资产入表—数商认证—产品上架—场内交易”的数据价值化全闭环,构建起基于交易平台的“CIM技术平台+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服务新模式,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加速数据价值转化赋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基于‘宜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提供的数据加工服务,对原始数据进行‘入库、清洗、治理’,实现真实物理空间中的人、物、建筑等信息一一对应到线上远安县数字孪生城市‘沙盘’。”依托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按市级标准建立数据质量规范,对远安县房屋、道路等一切实体进行编码赋码,让每一栋楼、每一户室都拥有专属的“数字身份证”,助力远安县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简称“数公基”)建设,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为确保襄州区“数字孪生”地图高精度还原,湖北移动、襄州智投公司、湖北第四地质大队三方合作,借助5G+北斗定位、大数据、物联网与实景扫描技术,对城市风貌进行“数字重建”,让襄州主城区27.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栋楼房、每棵树木、每盏路灯都“一比一”还原在监控大屏上,并对商业体、学校、路灯、井盖等160余种城市基础单元进行定期普查,让数字模型与城市发展同步更新,加速数据价值转化,助力城市数字应用的系统整合、重构再造、创新应用。(中国移动湖北公司)
地球之美
▲ 盐城东台市条子泥湿地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地貌。从天空俯瞰,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海滩上的参天大树,其主干朝向大海,枝杈朝向陆地,故被称为“潮汐树”。
地质情怀
七绝·吉林记游
深层喷火成奇景,外域石飞记绝书。
更有松花一池水,江山满目入新图。
——王鸿祯
王鸿祯,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总策划/廖凤初、雷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