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物化所新闻

【12月27日】物化新谈——人才支撑(五)


2024年第40期
总第40期


学习路上


    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2024年9月9日-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地质湘风


湖南省地质院党委书记 谈文胜

    要探索未知、直面无知、巩固已知。“下挂”锻炼人员要主动了解基层工作板块情况,去基层一线、项目一线长知识、熟业务;“上挂”学习人员要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全局观念,熟悉法规政策,学会以新思想育新机、开新局。要广学博览、研究问题、融会贯通。有意识地做到客观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理论与行动相统一,将学习成果体现到素质能力提高上,运用到工作水平成效提升上,以学促做,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2024年10月31日,在湖南省地质院召开青年人才岗位锻炼启动会上的讲话。


物化新谈


办公室副主任 明珉



他山之石


    吉林油田优化“第一资源” 激活“一池春水”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

    充分发挥技能专家工作室“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双重职能作用,是吉林油田“人才强企深化年”的一项得力举措。吉林油田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为建设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积蓄了“第一资源”强大优势。

    紧密结合油田“三分天下”需要和人才队伍实际,确立了建设“一支梯次合理的领导干部队伍”、选聘“十大领军人才”、打造“百支创新团队”、培养“千人接替预备队”的“一十百千”行动目标。 

    在明确人才强企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公司党委强化顶层设计,用好深化制度建设“关键一招”。出台《吉林油田公司人才强企工程实施方案》,并配套实施《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实施方案》《新入职员工基础培养方案》及《所属单位人力资源价值评价实施细则》。 

    聚焦采油采气、科研岗位和偏远地区历炼过且表现突出的干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薪酬等跟踪考评机制,以科研课题、产学研攻关为载体,加快复合型干部人才培养速度,加快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为存量升级、增量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今年,吉林油田成立25支科技创新团队,聚焦公司重点项目、前沿技术,在项目攻关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吉林油田将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重要战略力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完善技能专家协会、技能专家工作室、一线创新团队三级创新创效平台体系,围绕创新基金项目、集团难题、企业难题,开展项目攻关难题解疑交流活动,促进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发展。 

    近3年来,吉林油田新建成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3个、厂院级工作室8个,初步形成了“一厂一室”格局。这些技能专家工作室共牵头完成集团公司创新基金项目5个,解决集团公司生产难题49个、吉林油田公司生产难题298个,累计创效超亿元。吉林油田还坚持做优人才选拔舞台,连续两年开展技术技能竞赛,推动“产、学、研、用”与“赛马”相结合,在获奖选手中遴选优秀人才,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水平全面提升,崇技尚能日益成风。(吉林油田)  


地球之美



▲硝花,是芒硝结晶在盐板上的一种特有的物理现象,它是硫酸镁的结晶体。只有在湖水低于-5℃时,水中的硫酸钠才会结晶形成美丽的“硝花”景观。


地质文蕴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质”一词来源于哪里?

    1847年,伦敦会传教士慕维廉(Willima Muirhead,1822-1900)被伦敦布道会派往中国。除宣传基督教义外,慕维廉还撰写了许多文章介绍地学知识。1853~1854年他编纂的《地理全志》(上、下编)在上海墨海书馆出版。该书的下编共10卷,第一卷为“地质论”,第二至第九卷也都是地质学内容。慕维廉首创了中文“地质”一词,并且给出了其知识范畴,使国人第一次了解到西方的现代“地质学”概念。(中国科院地质地球所)


    (总策划/廖凤初、雷建斌)

【12月27日】物化新谈——人才支撑(五)

33551507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