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物化所新闻

【1月10日】物化新谈——人才支撑(六)


2025年第2期
总第42期

学习路上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地质湘风


湖南省地质院党委书记 谈文胜

    要厚在夯基、赢在执行、重在创新。主动走出“舒适区”“熟悉区”,自我鞭策、自我加压,含蓄内敛、厚积薄发,在层层过关中激发干事热情,在实践一线闯出一片天地,以创新活力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身到”。摒弃私心杂念,集中精力投入,发挥特长优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真正为派出单位增光、为接收单位出力。要有定力、有韧劲、有境界。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实现抱负的远大理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把本职工作抓到位、把解决难题抓到底。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品质、提升能力,在生动实践中挥洒汗水、创造辉煌。
                                                                            ——2024年10月31日,在湖南省地质院召开青年人才岗位锻炼启动会上的讲话。


物化新谈


组织人事部副部长  邓婷婷




他山之石


    聚力人才“引育留用”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甘肃省有色地勘局兰州矿产勘查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构建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在“引、育、留、用”上求突破,为推动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建立机制“引才”

    着眼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梳理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分析化学、地理信息、工程勘察等多个紧缺专业人才领域需求,采取校园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近5年来,先后招聘重点院校本科以上人员96人,985、211占比39%,硕士研究生占比60%。

    创新机制“引”,构建院内外人才“双循环”发展模式,与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及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建立了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产学研基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习基地等。

    精培土壤“育才”

    构建“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色平台,与兰州大学联合培养第一阶段8名在读博士研究生。

    制定了《“师带徒”工作管理办法》,对新入职和部分近年入职的青年举行了“拜师”仪式,优选富有经验的、有一定管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新职工建立师徒关系,从专业技术培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多方面对徒弟进行全方位关注与支持。

    鼓励在职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和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证考试,对取得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单位急需的执业资格证书的年轻人才,采取奖励、补贴措施。

    暖心工程“留才”

    单身职工均能享受居住良好的宿舍及外租公寓。通过绩效考核,使年轻人在聘用、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使绩效考核与年轻人才培养和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大心理健康疏导,在全院上下形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设置乒乓球桌等,方便年轻人在业余时间锻炼健身,为职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搭建舞台“用才”

    开展干部调研,常态化了解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履职情况,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在部门管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为优秀干部人才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干部履职尽责。(甘肃省有色地勘局兰州矿产勘查院)


地球之美


▲洞穴石花,熔岩洞穴中最珍贵的沉积物,常见于岩床缝隙、石砾之中,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


地质文蕴


    虚幻与真实相间的地理著作:《山海经》

    将已知的地理知识与想象的地理环境编织在一起,从而展现一个拟构的广大空间,是早期人类经常采用的一种做法,《山海经》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奇书。3万多字的篇幅,涉及地理、神话、历史、宗教、动物、植物、矿产、医药等诸多种类。

    全书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与《海经》两个系统。《山经》又称《五藏山经》,主要记述海内各方的山川物产与神怪祭祀等,共涉及447座山脉,258条水道湖泽,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书。《海经》则主要记录海内外各地的地理形势与风土人情等。其中有些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之肠”“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等,在后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总策划/廖凤初、雷建斌)


【1月10日】物化新谈——人才支撑(六)

33563199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