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质 · 诗润物化(第八期)| 朱冰婧诵读《竹石》
今天,由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检测中心的青春诵读者朱冰婧为我们分享作品《竹石》。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题画咏竹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引用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译文】
竹子牢牢地咬住青山,把根深深地扎进破裂的岩石缝中。即使遭受了成千上万次的磨砺和打击,它依然那样坚忍挺拔,无论哪个方向的狂风,都不能将它吹倒。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