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十三期)| 周雯雯诵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湖南省资源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的青春诵读者周雯雯为我们分享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晚年写给儿子陆聿的一组教子诗,总共八首,此诗是第三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这首诗看上去是诗人冬夜读书的体会,其实是他毕生为学的精粹感悟,同时寄托了对儿子的殷殷期盼。做学问要不遗余力、早下功夫、坚持不懈、亲自实践,这些教育理念不仅在古代是真知灼见,在现代社会也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以荀子、刘向、陆游和王夫之的名句,辨析知与行的关系,强调实践第一、知行合一。
【译文】
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赏析】
首句赞颂古人做学问的刻苦精神,“无遗力”极言竭尽全力,毫不偷懒。第二句说明做学问的艰辛历程,从少年时开始发奋读书,打下扎实的功夫,到了老年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强调为学需要持之以恒,终生奋斗。第三、四句指出做学问的正确方法,仅仅依靠孜孜不倦读书是不够的,因为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肤浅有限,要想深入地认识世界,还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绝知”,指透彻地了解事物;“躬行”,即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后两句与汉代刘向《说苑·政理》所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道理相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四大家。其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的梦境、幻境诗,飘逸奔放,被誉为“小李白”。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