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物化所新闻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四期)| 全洪赋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湖南省资源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的青春诵读者全洪赋为我们分享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从“苏轼”变成“苏东坡”之后,他的人生仿佛“开了挂”,苏东坡迎来了自己的文学高峰。他泛舟游黄州赤壁,将奇绝雄伟的景色融入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唤起世人的无限感慨和思索。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能风流千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著作《之江新语·要讲究领导艺术》(2004年1月13日)文中引用了这首诗,指出高明的领导,要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创作背景】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深刻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却是豪壮的,长江的非凡气象、赤壁景物的险峻壮丽、古战场的硝烟都给人以豪壮之感,以及周瑜的英姿与伟大功业展现出的豪迈之象,都增添了词作的豪放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
    在日常工作中,有三类干部:第一类,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第二类,工作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天天加班加点,虽然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不足,但问题暴露后,尚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虽不能举重若轻而显得举轻若重,但“勤能补拙”,仍不失为勤政的干部。第三类,见事迟,反应慢,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后,或手足无措,或麻木不仁。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力求最高境界,力戒第三种情况。

                                                                                                  ——《之江新语·要讲究领导艺术》(2004年1月13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四期)| 全洪赋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33772266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