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物化所新闻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三十四期)| 张韬诵读《观沧海》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的诵读者张韬为我们分享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作品《观沧海》。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在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他用饱蘸浪漫主义的激情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借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和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诗人以文字勾勒山河壮阔,我们用数据丈量天地精准。“透测地球、物化先行”,让我们执科技之笔,共同续写“经”天“纬”地的崭新篇章!


【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三十四期)| 张韬诵读《观沧海》

33842350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