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质工作 > 生态地质环境

攻坚污染溯源战 | 省地质院物化所书写慈利岩溶守护答卷

    2025年春夏之际,张家界市慈利县天坑溶洞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沈晓明亲临慈利督导,省地质院专题部署整治工作,全省溶洞污染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迅速展开。在此背景下,省地质院物化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地下水环境调查为突破口,协同地方政府打响溶洞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科技之力守护三湘大地的“地下动脉”。


精准溯源,技术破局锁定污染症结

    作为我省地质系统中地球物理与水文地质领域的专业力量,物化所聚焦污染源头排查核心任务。2025年4月和6月,受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物化所团队分别承担慈利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燕子育肥场所在区域的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和慈利县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

    面对地下岩溶系统复杂、污染路径隐蔽等难点,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地球物理勘察与水文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快速锁定地下水流向与通道。通过科学布设监测井与开展水质采样分析,查明了燕子育肥场周边地下水水质超标问题,为管理部门做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攻坚克难,党员先锋引领一线攻坚

    6月,受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物化所再接重任,启动慈利县规模化养殖场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调查。此时,正值高温酷暑,且养殖场多分布于山头陡坡,除进出场道路外无路可通,给监测井建设和样品采集带来极大挑战。

    “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党员更要带头上!”7名党员组成的技术骨干团队率先表态。面对钻探设备无法整车进场的难题,他们协调村民力量,将设备拆解后靠人力“蚂蚁搬家”,在崎岖山路上往返穿梭;针对养殖场分布零散、点位间距超1小时车程的情况,团队分为4个小组,实行“乡镇驻点制”,朝6晚7连轴转,白天野外作业无午休,晚上连夜整理数据,并与生态环境部门同步开展工作,尽显湖南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的工作作风。

     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团队不仅完成了监测井建设、样品采集等基础任务,更在短时间内厘清了规模化养殖场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路径,为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和督促整改提供了关键依据。

    物化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是践行“地质+生态”融合的生动实践。从溶洞“健康体检”到地下“血管清淤”,从技术攻坚到法律支撑,物化人以技术实力守护地下生态脉络,以专业之笔书写着绿水青山的新篇章。未来,物化所将持续深耕专业领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地质方案”。


    (文/彭静怡 文字编辑/颜玲利)

攻坚污染溯源战 | 省地质院物化所书写慈利岩溶守护答卷

33741269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