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地质文化

【7月12日】物化新谈——数字支撑(一)


2024年第19期

总第19期


学习路上


    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地质湘风


省地质院党委书记 谈文胜

要集中系统内智慧力量,用好外部有利因素,下力气逐一解决,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地质技术支撑。

    一是知重负重,肩膀要硬,打通认识的“点”。要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抬站位,在数字湖南建设中明方位,在数字地质建设中锚定位,塑造地质工作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二是知压加压,工作要实,形成标准的“样”。要有“破局”的思维、“攻坚”的定力、“系统”的理念,主动将数字地质建设放到区域、全省乃至全国来考量,分阶段、有步骤、抓重点,打样成样,加压推进。

    三是知难克难,协同要畅,构建行动的“链”。要加快搭建底座,架起“六横三纵”总体架构。要加速数据挖潜,持续放大地质数据的潜力活力。要加紧形成合力,营造全院数字化建设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四是知责尽责,要求要严,扩大履责的“面”。要统筹式推进,差异式发展,清单式督导,确保取得实效。

                                                     ——2024年6月11日,在省地质院召开“上云用数赋智”攻坚暨数字地质建设推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物化新谈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骆检兰:数据要素在地质工作转型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省地质院统筹指导下,整合和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专业数据,构建了大数据平台,为地质调查、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能够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支撑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强化数据支撑,要构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确保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促进数据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全所地质产品转型,提升对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

    推进地质数字建设,一是落实部门责任,建实建强物化所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资产管理及其潜力挖掘,落实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与管理,统筹推进全所各专业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大数据中心为龙头,形成物化所大数据人才核心团队,以地质产品转型为纽带,推动全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三是加大数字地质建设投入力度。多方筹措,完成大数据中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全所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四是推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全面应用。开展数据跨学科应用研究,形成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在资源勘查、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多方面应用拳头产品。


大数据中心主任  李明陆


    科技合作室副主任余竞择:“数字支撑”不仅是提升科研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手段,更是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合作室作为物化所对外交流的窗口,应积极响应省地质院数字地质工作部署,主要措施与思路如下:

    一是协助大数据中心推进地质大数据建设,完善地质院提出的综合地质“一张图”和基础地理信息“一张图”,为物化所的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研究效率和数据分析精度,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三是提升人员数字素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提升职工的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力,确保每位研究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为科研创新赋能;四是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实现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的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五是推动创新应用示范作用,结合物化所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一系列数字化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展现数字支撑在地质领域的巨大优势与潜力。


它山之石


    地球大数据为绿色土地办理“身份证”

    为绿色土地“证明”,为绿色农产品溯源……如今,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386个自然村和5个农业科技园已总计拥有1162个绿色土地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水土、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到销售市场的完整溯源链条。

    这便是地球化学调查服务地方绿色产业发展的新典范——由中科院物化探所王学求团队承担实施的“地球化学大数据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示范”项目。

    项目以物化探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已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化学大数据平台——“化学地球”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开展了永清县和固安县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地球化学调查,并基本摸清了两县所属乡村主要耕地地球化学数据。


    2023年底,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通过对河北省永清县开展全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组获取了永清县全域386个自然村和5个农业科技园土壤、地下水、农作物地球化学基础数据,初步构建了该县耕地高精度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区分级体系。同时,项目组研发了基于“化学地球”大数据平台的绿色土地展示查询系统和移动客户端APP,编制了绿色土地二维码标识1162个,形成从销售市场到绿色土地、绿色农产品的二维码追踪溯源技术体系,实现普通大众对科学数据的查询和应用。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看似不起眼,其背后却关联着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物化探所探索出一条利用数字“化学地球”服务地方政府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以及绿色产业发展、消费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地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矿业报社)


地球之美



▲ 犹他州反射谷(Reflection Canyon),是鲍威尔湖(Lake Powell)的一段分支峡谷,主要成因为科罗拉多河水流长期不均匀侵蚀岩石。


地质情怀


高山深谷任我行,酷暑严冬仍从容。

探索自然平生志,地质找矿未尝停。

直观旁证务求实,去伪存真辨益明。

耄耋雄心论成矿,拳拳报国系晚晴。


——郭文魁

    郭文魁,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


    (总策划/廖凤初、雷建斌)

【7月12日】物化新谈——数字支撑(一)

33355322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