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质 · 诗润物化(第七期)| 彭静怡诵读《清平调词三首》
今天,由品牌文化中心的青春诵读者彭静怡为我们分享作品《清平调词三首》。
《清平调三首》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三首》是一组高度浪漫主义的诗歌,也是唐代诗人李白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据晚唐五代人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天宝年间春日,唐玄宗和杨玉环在宫中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秾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
【译文】
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之容貌,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美丽得像一枝凝香带露的红牡丹,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与之相比也只能是枉断肝肠。借问那汉宫中谁能与她相比,就算赵飞燕,也只有凭藉着新妆才差可与之比方。名花和绝色美人相与为欢,长使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沉香亭北倚栏消魂之时,君王的无限春愁都随春风一扫而光。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后,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