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地质文化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一期)| 朱淼林诵读《行路难》(其一)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大数据中心的朗读者朱淼林,为我们分享《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虽情感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借“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中华民族的明天,彰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比强大的信心。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译文】

    酒樽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幡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处何方?

    相信总有一天我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到时定要扬起高高的帆,横渡沧海。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29日)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后,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一期)| 朱淼林诵读《行路难》(其一)

33753751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