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地质文化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三期)| 张豪诵读《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生态环境中心的青春诵读者张豪为我们分享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首七言律诗是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北还时所作,诗题中有意以准确时间为纪念,显然是又一次新生的标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苏轼被贬南方的经历,表达了他北还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豁达乐观的襟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引用“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等优美的诗句,告诫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以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译文】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晴。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创造背景】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苏轼才于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北还,六月二十日离开海南岛,渡海北上之夜百感交集,遂作此诗。


【赏析】

    首联点明渡海时间和天气。“参横斗转”化用曹植的“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彼时已近三更,黑夜过去大半。此前还是风雨交加,现在终于放晴,“也解晴”表达了久雨转晴、沉冤昭雪的喜悦。

    颔联就“晴”字展开描写:乌云已散,明月高悬,“天容海色”澄澈清明。
    颈联先用孔子(“鲁叟”)所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暗表诗人在海南期间并未做出可自慰的“行道”之绩,为此发出“空余鲁叟乘桴意”的感慨;继而用《庄子·天运》中黄帝(“轩辕”)奏《咸池》之乐的典故,形容大海波涛之声,隐指老庄玄理,抒发诗人历尽劫难后“粗识轩辕奏乐声”的欣然。
    尾联表达了诗人九死一生却无悔恨,并将此看作平生最奇绝的经历,彰显了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我到海南去时,就对海南的同志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九百多年前,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就写下不少描绘海南风景的诗句,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等等。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题策划/所团委)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二十三期)| 张豪诵读《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33768183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