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地质文化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三十二期)| 李尤兴中英双语诵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省地质院“阅读地质”读书分享活动要求,为持续扎实推进“书香物化”建设,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由所团委、所品牌文化中心及所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阅读地质 诗润物化”经典诗词诵读活动。现在,让我们随物化青年之步履,在平仄韵律间徜徉,于古今意境中翱翔,共品华夏文化之韵,同仰国学经典之尊,开启一段诗意盎然的旅程。

    今天,由湖南省资源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诵读者李尤兴为我们用中英双语分享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 Reply to Bai Juyi's Poem at Our Meeting in Yangzhou》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old an lonely the mountains of Ba,the rivers of Chu,Twenty-three years in exile.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Missing old friends,in vain I sang The song of him who heard fluting,And home again I am like the woodcutter Who found his axe-handle rotte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y the sunken barge a thousand sails go past,Before the withered tree all is green in spring.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Hearing your song today,sir,I drink a cup of wine and take fresh heart.

    这首诗写于一场特别的久别重逢。被贬谪二十三年的刘禹锡,在扬州见到了好友白居易。白居易为他的际遇深感不平,写诗宽慰,而刘禹锡回赠的这首诗,便是他的答案。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的回应,更是在个人困顿中,向世界发出的一份充满哲理的宣言。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磅礴的格局。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半生坎坷,目光所及却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壮阔未来。他告诉我们,一时的困顿犹如沉舟病树,但新生事物的蓬勃生命力永远向前。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引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喻示世界在挑战后焕发新生的必然规律。这种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相信未来的精神,也恰恰与我们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探索不息、永远向前的担当使命同频共振。

    这首诗,是一场与自我的和解,更是一份对未来的信念。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无论面对何种境遇,始终保有这份豁达与坚韧。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归来之际,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不禁悲从中来。但诗人并未沉浸于悲痛之中,他挺身向前,千帆竞发于沉舟之侧,万木争春于病树之前,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在诗的末联,他点明酬赠之意,感激友人的关怀,也以此与友人共勉,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情感真挚,虽有沉郁之感,却不失豪放之气,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21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 年 —842 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文学家、哲学家,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刘禹锡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感慨贬谪遭遇的抒情诗,也有讽刺社会现实的咏史诗,还有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沉郁却不失昂扬,常蕴含深刻哲理。现存作品约800首,代表作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外,还有《乌衣巷》《秋词》《陋室铭》(散文,常与诗词结合考查)《竹枝词》等。


    (专题策划/所团委 视频制作/品牌文化中心)

阅读地质·诗润物化(第三十二期)| 李尤兴中英双语诵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3834713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