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地勘单位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9 16:2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地勘单位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省水环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刘定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这为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改革方向。湖南省地勘单位经过新一轮体制改革就位后,都已确立了事业单位地位,下步改革的目标就是强化其公益属性,提升地质服务能力。结合湖南省地质院所辖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下面就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简略谈些个人认识和看法。

一、在改革理念上,要坚持“四个导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了优化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的总体要求,这是党中央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为以地质勘查为主业的事业单位,地勘单位开展的地质工作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特征,对国家能源资源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支撑和服务作用。这是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和大前提。湖南地勘单位基本上都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实行差额拨款,在完成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的同时,需要开展地质商业服务创取收入,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保证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这是湖南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的客观环境。因此地勘单位在改革理念上既要贯彻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又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
    一要坚持职能导向。地勘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一定要明白国家赋予自己的职能是什么,牢记自身职责是什么。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基本属性,其主要职能职责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地勘单位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职责就是提供地质公益性服务,其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地质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其公益性。
    二要坚持目标导向。地勘单位发展目标是什么,要实现的愿景是什么?这是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地勘单位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和愿景去谋划和推进改革。新时代新征程地勘单位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实现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其依托路径和手段是发展地质新质生产力。当然地勘单位发展目标是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其改革也应有阶段性目标和举措,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循序推进。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要奔着现实问题去,盯着突出问题改。当前湖南地勘单位还存在着事企分开难点、运行机制不畅堵点、同质化内卷式竞争痛点、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焦点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攻坚克难、闯关夺隘。
    四要坚持实效导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地勘单位要把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作为深化改革的一个基本导向。对地勘单位来说,所谓改革实效导向,就是改革的目标和举措要符合和适应地勘单位实际情况,贴近地勘职工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改革措施是务实管用的,达成的改革结果是富有成效的。

二、在改革任务上,要聚焦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稿的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把握“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全会《决定》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明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地勘单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聚焦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弊端,进一步优化明晰职能定位,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现系统集成、功能再造的改革转型任务要求。
    一是在结构布局方面,重在优化职能定位。地勘单位要围绕强化公益性而优化结构布局。事业单位的结构布局包括功能布局、地域布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业务结构、资源配置、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地勘单位最重要的结构布局是其职能定位的顶层设计,这是源头性的结构元素,对其他构成元素的汇集具有决定性影响。使命任务决定资源配置。地勘单位务必在优化职能定位、明晰服务职责方面做好文章,着力围绕公益性职能职责的优化提升而不断调整优化其结构布局。
    二是在管理体制方面,重在明晰政事关系。地勘单位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关系上,亦即体现为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的管辖关系。一方面,地勘单位主管部门需积极向省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争取有利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政策待遇,明确地勘单位的地位、责任和权利。另一方面,地勘单位主管部门需厘清其与所辖地勘单位的管理关系,把握好对地勘单位的管理、监督与授权。
    三是在运行机制方面,重在理顺事企关系。地勘单位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地勘单位内部运行方式上,亦即体现为地勘单位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于公益二类地勘单位而言,其运行机制包含公益性地质服务、商业性地质服务、市场化企业经营三个方面的运行管理,其重点和难点在于理顺事企关系。地勘单位要理顺内部事企关系,务必规范有序推进事企分开,在财务资产、组织人事、收入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厘清事企界限,正确妥善处理强化公益性职能和获取商业性收益的关系。
    四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重在健全内控体系。制度建设事关职能实现、事关管理绩效、事关风险防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是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应有要义。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是地勘单位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地勘单位可通过内控体系建设达到规范管理、防控风险、增强效能、提升绩效的目的。

三、在改革路径上,要统筹发展稳定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具有逻辑性关联性协同性和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征。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改革这些特征因素,坚持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协同性推进,特别是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速度和可承受程度,实现改革方案集成、措施集成、效果集成。
    一要认清形势,把握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央和省政府肯定会对地勘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方案。我们要认清这个改革形势,加紧研究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相关具体事项,趁早拿出争取政策支持的建议方案,以取得改革顶层设计的主动参与机遇。在后续改革政策方案落地后,准确充分把握好改革政策,抓好改革推进落实。
   二要抓住重点,推进发展。地勘单位新时代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这个首要任务,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是有三点:一是构建以地质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地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三是建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培育机制。
   三要激发活力,提升水平。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单位的生机活力和服务水平。一个单位如果没有生机活力,发展就停步了,提高服务水平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通过改进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收入分配制度、选人用人制度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单位高质量发展。
    四要保障民生,稳定队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立足于以保民生、促稳定为前提,坚决防止损害民生根本利益的改革措施,注重统筹改革和稳定,做到改革察民情、顺民意、集民智、谋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