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如光·生态先锋 | 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邵军——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筑梦人
榜样如光•生态先锋
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
邵军
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筑梦人
榜样如星光
烛照前路,催人奋进
榜样是微光
点点汇聚,释放能量
为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以榜样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湖南物化”公众号现推出“榜样如光”专栏,发现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身边榜样,推动广大干部职工感悟榜样的力量,汲取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奋力推动物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湖湘大地绿水青山间,他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线,用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他就是物化所生态环境调查中心主任邵军,荣获2019年度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现突出个人、院“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
探索转型,争做绿色发展创新达人
面对传统地质勘查业持续下滑,邵军没有选择守旧,而是勇敢地在生态环境领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他坚信“思则变,变则通”,凭借敏锐的专业嗅觉,发现了找污染与找矿的共同点,即都是探寻自然环境中的异常现象。
他毅然带领团队进军生态环境领域,在环境地球化学技术上进行创新,以元素的“迁移、转化、分布、分配”为理论基础,结合生态环境调查工作要求,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介质样品的布点、采样、制图及成果集成工作手册,建立了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这些创新不仅揭示了地球化学在生态环境调查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开拓了环境地球化学的应用市场。
2017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生态环境项目——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经费高达3618万元。邵军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组织实施中,从点位布设到成果提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和团队的心血和智慧。历经7个月的艰苦奋战,出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多项成果荣获“全国”“全省”第一,为单位和个人赢得了荣誉。
执着追梦,书写生态文明精彩故事
邵军团队初闯生态环境领域,成功挖到“第一桶金”,也坚定了深耕生态文明“大市场”、扩宽“化探+”产业链条的决心和信心,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便创造了经济产值超亿元。
邵军重视科技创新,聚力推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增量”,将地球化学调查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土壤与地下水的调查、评价、修复和监测中,产业发展涵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等领域。
开展土壤修复技术方法研究应用,承担实施了山水林田湖、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稻米镉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耕地土壤污染成因、生态环境方法技术等科研项目,解译了生态环境的“地质密码”,形成了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追求卓越,打造生态环境品牌团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邵军注重团队建设,引进13名实用型人才,其中包括11名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以“85后”为主体的年轻团队,打造了一支专业精、技术尖、特长专、创新强的生态环境卓越团队。
为了提高专业化程度,将团队细分为科研、外业、内业、质控四个小组,并引入了“竞争与合作”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注重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通过科学分组、良性沟通、充分信任和激励机制,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大的尊重和发挥空间,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所、中南大学、省农科院、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的合作交流,虚心学习其他团队的专业理念、发展思路和技术优势。这支年轻的专业团队不断成长壮大,并在生态环境领域崭露锋芒。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累积成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邵军团队率先进入生态环境领域实现华丽转身。如今,也正是这支勇于做梦、勤于筑梦、执于追梦的年轻团队,承载着“生态文明 物化先行”的光荣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见证榜样荣光
传递楷模力量
为榜样点赞,向榜样看齐!
(文图/物化所生态环境调查中心提供 文字编辑/贺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