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物化所新闻

【12月13日】物化新谈——数字支撑(七)


2024年第38期

总第38期


学习路上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2023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


地质湘风


湖南省地质院党委书记 谈文胜

    湖南地质实施“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数字地质建设,旨在要为传统地质技术手段插上信息化的技术翅膀,要借助地质信息共享将分散的地质技术支撑职能和地质队伍优化整合,要通过信息技术算力算法赋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运用信息技术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赋能湖南地质品牌打造。

                                             ——2024年10月23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来省地质院座谈交流会上的讲话。


物化新谈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规划院院长符星: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数字支撑‌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监测和评估等各个环节。数字支撑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数据底座的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底座是数字支撑的基础,通过整合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包括国土资源、海洋、测绘地理数据等,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形成统一协调的数据基础。‌二是三维数字空间的应用‌。三维数字空间技术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实体要素及其运行规则进行数字化,形成全覆盖的三维自然资源数据底版。‌三是“一码管空间”的实施‌。通过建立“一码管地”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应用“空间码”,明确编码规则和运行机制,实现全业务关联、全信息共享和全过程监管。‌四是“多规合一”的推进‌。我国已总体形成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以更好地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五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从“数字化”向“数智化”以至“数治化”转型,强化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组织、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确保数据安全。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检测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许云海




他山之石


    数字地表基质调查系统上线运行 综合调查效率提高近30%

    近日,数字地表基质调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地表基质调查主流信息化,有效支撑了4个地表基质调查二级项目22个三级项目全流程应用。

    该系统采用“一云三端”技术架构,“移动端”“桌面端”“WEB端”各司其职,功能覆盖地表基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内业处理-图件编制-数据建库等主流程业务,实现了项目的整体管控和协同操作、调查数据的动态汇聚、调查成果的辅助成图等,同时集成便捷的智能工具,为数据处理、质量检查和成果集成等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综合调查效率提高近30%。(中国地质调查)


地球之美


▲塔合曼湿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高原湿地。‌它四面环山,无数山泉汇聚于此,形成了塔什库尔干县最大的盆地和湿地


地质文蕴


    地学知识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1862年,京师同文馆诞生,开设地质矿务、金石学(矿物学)等课程。此后,广东、湖北、江苏等地又纷纷设立了矿务学堂,这是中国早期的初等矿业专科学校。

    1909年,京师大学堂在格致科内设立地质学门,中国高等地质教育事业正式起步。随着地质学教育的兴办,一批地质学教科书陆续编印出版。张相文编译成《最新地质学教科书》(共4册),这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地质学教科书

    19世纪末,由政府选派的官费留学生赴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其中,邝荣光、吴仰曾、邝炳光等人便是在美国学习地质矿业。回国以后,邝荣光被分配到河北省唐山开栾煤矿,后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一批矿冶工程师。1910年,邝荣光在《地学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第一幅彩色区域地质图和矿产图-《1:250万直隶地质图》和《1:250万直隶矿产图》,还有我国的第一张古生物图版-《直隶石层古迹》。

    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在20世纪初期到日本及欧洲留学。章鸿钊于1911年完成的毕业论文《杭州府邻区地质》是中国人做的第一篇有关区域地质调查的论文。丁文江获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学士学位。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


    (总策划/廖凤初、雷建斌)

【12月13日】物化新谈——数字支撑(七)

33526426

主办单位:湖南省物化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898号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862601

    公安备案: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